最近,晚报君身边很多小伙伴
都去吴文化博物馆
打卡一件“国宝”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金蝉玉叶
金蝉玉叶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今年4月底,一场名为
《天堂里——工艺的苏州与杭州》的展览
在吴文化博物馆拉开帷幕
金蝉玉叶作为最抢眼的展品
被主办方从南京博物院借展而来
实现了它的“回家”之旅
传世国宝
金蝉玉叶出土于苏州
1954年5月16日,江苏省文物工作组在吴县(今苏州市吴中区)木渎焦山乡五峰山博士坞村发掘了一组墓葬,在十四号墓,一名明代弘治年间的进士张安晚的随葬品中,考古学家发掘出一件金器与玉器结合的文物,这便是传世国宝——金蝉玉叶重回人间的故事。
吴文化博物馆《天堂里——工艺的苏州与杭州》展厅
在前期勘探中,工人们发现五峰山下一处峰峦环抱的谷地,密集分布着宋、元、明、清时期的墓葬,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紧急在苏州进行田野考古。值得注意的是,发现了金蝉玉叶的这次考古挖掘,可以视作苏州历史上第一次经国家批准并采用现代考古学方法进行的田野考古发掘活动。
“金蝉玉叶”出土的位置在墓主人的头部,一同出土的还有银笄(jī)二件、金银嵌宝玉插花四件、一根4.7厘米长的银柄,柄的顶端有一银托,银托中有一小孔,使金蝉、玉叶、银托连成一体。考古人员由此判断金蝉玉叶是一支发簪。
国内唯一
金蝉玉叶是明代潮流单品
金蝉玉叶的制作技术十分复杂,造型动静结合、妙趣横生,是15世纪下半叶明朝中期的杰作,也是目前国内出土的唯一一件金蝉玉叶。其中,金蝉的含金量达95%,蝉翼厚度0.2毫米,蝉身錾刻平行减地横凸纹八层,每层以无数竖直短线表现细部。玉叶系用新疆和田所产羊脂白玉精工琢磨而成,呈半透明凝脂状,晶莹润泽。
明朝女性发式,最显著的特点是佩戴假髻(jì),用一种发套似的东西把梳好的头发套起来,髻上还要插满头饰。“轻霞薄雾小香罗,傍著蝉鬟香更多。最爱春山缥缈上,横妆一带浅青螺”描写的就是明朝人戴头箍的风尚。金蝉玉叶就是插在贵族女子发髻上的一个饰物,古代常用“金枝玉叶”形容美好的女性,而蝉也叫“知了”,“知”谐音“枝”。“金蝉玉叶”意为“金枝玉叶”,是中国古代对女子的最高赞美。
今日苏州闲画↓
音频来源:网友一米八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