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兴,则经济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实体经济发展,强调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自治区党委坚持向实而进、厚实家底,在全区开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壮大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调研服务”,强调要切实把主题教育焕发出来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的强大动力。广西绩效管理15年,始终沿着应发展所需、承群众所盼、解现实所困的路径演进。在服务发展实体经济的新征程上,绩效管理要充分发挥重实效的“导航仪”、强实干的“坐标系”、抓落实的“刻度尺”作用,着力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添砖加瓦。
加力壮大实体经济开新局 重实效是必行之道
(资料图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求真务实,注重实效,不做表面文章,不耍花拳绣腿。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壮大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是重头戏。绩效管理要锚定“三升两去三消减”目标,坚定不移沿着高质量发展这条“最优曲线”“最佳路径”走,助力推动实体经济“枝繁叶茂”“开花结果”。
聚焦服务实体经济塑“形”重实效。框架是考评的四梁八柱,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主线,突出各级各部门主责主业,对绩效考评框架作出优化调整,及时把事关实体经济发展的重点指标、重大项目、重要平台纳入考评范围,实行重点考、全程考、跟进考。着眼于更好发挥“赛马”效应,以实体经济产业基础、规模体量、功能定位为依据,突出可比可学可借鉴,对设区市实行分组考评,引导各地你追我赶、奋勇争先,形成“万马奔腾”生动局面。
聚焦服务实体经济铸“魂”重实效。指标是考评的核心关键,要对标对表自治区党委、政府壮大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实行显绩、潜绩“双绩”统考。聚焦“原字号”“老字号”“新字号”“外字号”四篇大文章,将壮大市场主体、产业升级发展、企业项目落地等看得见摸得着的显绩,把实施创新驱动、推进人才强桂战略、优化营商环境等不显山不露水的潜绩,全部转化为可量化可考核的指标,确保考核内容全面系统、指标设置严谨科学、考核方法紧扣实际,体现时代性和引领性。
聚焦服务实体经济培“根”重实效。考评归根结底是服务发展、推动发展。要将考评的触角延伸拓展到实体经济发展的主阵地主战场,紧盯主导产业突出、产业链配套完善、综合竞争力强的37个重点开发区,专设开发区专项考评,铺设考评新赛道。重点考评开发区发展规模、质量效益、招商引资、科技创新、对外开放等内容,对发展质量高、引领作用强的开发区,给予政策资金奖励,激发开发区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打造壮大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赋力壮大实体经济建新功 强实干是必为之事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壮大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主旋律。绩效管理要拿出激励强实干的硬核举措,搭建新擂台,重塑新体系,以育企业、建项目、优环境的实绩实效论英雄、见高低、定排名,推动定必干、干必成、成必优。
激励在“育”企业上强实干。市场主体是壮大实体经济的“顶梁柱”。要着眼于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对“百亿强企”“千亿跨越”大企业大集团提升行动和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培育提升行动,引进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啄木鸟企业转化为创先争优项目,赋予更高加分权重,着力推动市场主体不断上规模、增实力、提效益,让更多市场主体实起来、壮起来、强起来。
激励在“建”项目上强实干。项目建设是壮大实体经济的“压舱石”。要着眼于破解要素制约难题,保障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破攻坚,健全完善“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作为改革创新项目重点培育和加分激励,推动实现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对落地建成补链强链延链重大产业项目的地方和部门给予提档进位,合力打造一批“顶天立地”的产业大项目,更好为实体经济发展蓄势赋能、破局开路。
激励在“优”环境上强实干。营商环境是壮大实体经济的“梧桐树”。要着眼于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提升核心竞争力,锚定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目标,深入开展社会评价,以企业满不满意、认不认可作为评价标准,广泛收集制约发展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扎实做好问题整改,对企业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赋码编号,实行“码”上回访、“码”上评价,切实增强市场主体的获得感与满意度,助推广西成为要素集聚的“磁场”、企业发展的“家园”、投资兴业的“宝地”。
助力壮大实体经济谱新篇 抓落实是必付之劳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不注重抓落实,不认真抓落实,再好的规划和部署都会沦为空中楼阁。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壮大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奋进曲。要全力打造绩效管理3.0新模式,推动“绩”与“效”深度融合,促进决策与执行有效衔接,更好助力壮大实体经济“规划图”变为“实景图”。
着眼强化“统”抓落实。壮大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是自治区党委、政府立足区情实际,着眼长远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任务重、要求高、涉及方方面面,绩效管理要主动跟进保障落实。强化工作任务统筹,全面梳理壮大实体经济的重点任务、实施路径、责任主体,逐一细化量化为绩效考评的“任务表”“施工图”,做到同题共答、乘势奋进。强化工作标准统筹,全面对标壮大实体经济的发展目标,持好考评“标尺”,画好考评“准线”,引导大家“跳起来摘桃子”。
着眼协同“管”抓落实。壮大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涉及千行百业,需要多方参与、共治共管,久久为功、绵绵发力。绩效管理要充分发挥“联”的优势,做好“商”的文章,凝聚各方力量,做到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定期把脉问诊,坚持每季度收集制约壮大实体经济发展的用能、用电、用林、用海、用工、物流和融资等关键问题,逐条梳理、逐一分析、逐个把脉,加强与区直相关部门对接反馈,真实反映基层声音。集中云上会商,适时组织设区市和区直相关部门采取屏对屏、线连线方式,共同研究协同领域广、推进难度大等梗阻问题,推动业务主管部门既压“担子”,又递“梯子”。持续跟踪问效,下力气打通服务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落实落地“最后一米”,对会商问题全程跟、随时访、定期问,问题一日不解决,就一路跟踪到底,力求事事落地生根,件件终端见效,全力推动一批热腾腾的新鲜成果接续出炉。
着眼跟进“考”抓落实。壮大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就要实实在在、心无旁骛地做主业,必须实打实下硬功夫、上真把式。绩效管理要主动督促落实、检验发展成色。全面推进“智慧绩效”建设,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等现代技术手段,强化重点任务、重大项目推进情况动态监测,实现“一键查绩效”“一屏考绩效”。创新“目标任务+典型案例”综合评价,搭建大比拼平台,全面准确反映实绩实效,以真评真考促真干。强化结果运用,拿出财政奖补、土地指标等真金白银激励“大红包”,引导各地各部门在壮大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火热实践中按下“快进键”、点燃“强引擎”、跑出“加速度”。
[雷应敏,作者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编办(绩效办)主任]
来源:广西日报
上一篇:宏天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