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公安局斗湖堤派出所民警陈亚峰成功调解一起房屋漏水纠纷。
【资料图】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志月 通讯员 彭尚文 周圆
4月12日16时,争吵声隐隐从某宿舍1单元传来。听到动静,正在附近走访的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公安局斗湖堤派出所58岁社区民警陈亚峰上前将两人拉开。
“我家客厅的墙都湿了!”住5楼的老甘说道。
“那水也不是从我家漏下去的!”楼上的何姨妈紧接着说。
楼下漏了水,楼上不承认,水从哪儿来的?陈亚峰拿着手电筒爬上吊顶看、趴在地上听、钻进橱柜摸,每个细节、每根水管都不放过,终于在卫生间天花板上找出漏水点。
看到陈亚峰裤子、头发、脸上沾满灰尘,何姨妈主动要给楼下赔偿,老甘摆着手笑着说:“都是邻居,您是长辈,我自己刷点漆就行了。”
陈亚峰从包里拿出调解协议书,才吵得不可开交的两人,有说有笑,当场签字。
“调解纠纷跟侦查破案一样。”提起调解技巧,陈亚峰说,调解纠纷更需要“望闻问切”、精准把脉,不遗漏纠纷中的每个细节。
“望”是指观察矛盾双方状态,使双方坐下来谈;“闻”是指耐心听双方说,找到矛盾根源;“问”是问双方诉求,了解双方底线;“切”是指切准重点,攻而克之。
案结能否事了?矛盾纠纷化解的效果如何检验?陈亚峰通过“一事多访”回访制度,对每起已调解过的矛盾纠纷,特别是涉婚姻家庭、邻里纠纷、债务纠纷等警情进行多次回访,及时跟踪当事人心理、家庭、社会表现等状况。
2023年以来,陈亚峰已调解纠纷30余起,矛盾纠纷化解率100%。
为践行主动警务、预防警务,陈亚峰按照“警格+网格”联动共治模式,发动门店长、楼栋长、巷道长“三长”力量,形成纠纷隐患预警、排查、化解全闭环,变“事后兜底”为“事前吹哨”。
一老旧楼栋楼梯破损,该楼栋居住100多人,老人居多。为防再生意外,陈亚峰依托“找堵防”风险隐患转办单,社区将该楼栋纳入旧城改造。
一公司院墙年久失修,砖块频落惹人忧,陈亚峰联动社区介入,将院墙拆除,排除安全隐患。
陈亚峰在“防”字上花心思,在“解”字上下功夫,在“情”字上做文章,成为社区中有口皆碑的“贴心人”。
“把身子扎在社区,把群众放在心坎。”陈亚峰说,明确“派出所主防”导向后,调解矛盾纠纷成了社区民警的核心业务,将持续通过解民忧、守民心,更好地做到保民安、惠民生。
上一篇:全球观热点:赋能智慧城市建设 业界探讨城市数字化建设新路径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