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气象服务保障成果经验分享会现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资料图片)
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指挥总部内,成都市气象局首席预报员张葵现场观摩,努力汲取“养分”。在国际赛事中气象保障服务如何进行,服务系统如何使用?看“风吹云动”,让“天有可测风云”成为现实,她说,“只有将这些技术学到手,了解清楚,我们才能更好地为成都大运会提供持续有效的气象保障。”
观摩冬奥气象保障服务
将先进经验带回成都
“气象是决定冬奥会成功举办的核心因素之一,气象服务保障是冬奥会筹办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冬奥会气象服务协调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以“核心”和“重要”为气象服务定义。这一定义传递出的信息是,北京冬奥会气象服务保障工作被摆在极其关键的位置上。
“2月13日的降雪,2月4日就已经预测到了,为启动相关预案提供了足够时间。”类似的气象贡献,在北京冬奥会期间不胜枚举,而张葵要做的,就是将这场国际赛事气象保障服务先进经验带回成都。
据张葵介绍,7月下旬到8月上旬是成都一年当中降水最集中、平均气温最高的一个时段,其间暴雨、洪涝、高温热浪、雷暴、大风等灾害性天气多发易发,这些对赛事活动的举办有较大风险。而且,这些突发的强对流天气要提前做出预报是非常困难的,必须利用各种手段加密监测,密切监视天气系统的变化,及时预警,并提前做好应急处置措施。
为此,在中国气象局、四川省气象局和成都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成都市气象局专门成立了大运会气象台,组建了一支国省市三级专家团队,建成了一套赛事综合气象观测系统,针对场馆、赛事形成了一系列精细化气象保障服务方案。
融入“衣食住行游学康”
为市民美好生活添彩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的阴晴、雨雪、气温之类的气象预报,已经很难满足广大市民多样化的需求。于寻常处融入“衣食住行游学康”,不断拉长的气象服务清单,为市民美好生活增添了“成色”。
“多亏了天气预报,给我们的筹备工作留足了调整方案的时间。”“不仅方便了我们,对于参赛者来说也相当重要。”……4月11日16时,一封“中国·成都天府绿道国际自行车赛气象服务”专报准时发送到赛事主办方手中。专报中指出:预计4月11日到16日,成都环城生态公园、三岔湖以多云到晴天气为主,气象条件有利于赛事活动。12日到13日有一次降雨天气过程,需注意对赛事的影响。
除了为成都大运会提供气象保障服务外,在成都举办大型活动或赛事活动时,市气象局都会提供相应的气象保障。仅3月1日至4月10日期间,已发布174期专题气象服务产品,包括四川省第一届绿道健身运动会(省级主赛场)、“中华美食荟”暨“美味四川”川派餐饮消费活动等重要活动。
“一般情况下,我们会提前一周提供天气趋势和每日预报,提前3天提供逐6小时预报,提前24小时提供逐小时预报。”首席预报员韦玮说。
“准”字当先
提醒做好防范与应对
天气预报,“准”字当先。市气象局3楼的气象台总是灯火通明,预报员24小时值守在岗,密切监测天气变化。
韦玮向记者举例,3月11日傍晚,一场大风席卷成都,而这场大风出现的前三天,预报员就已经注意到了它——3月9日,根据前期信息,预测11日至12日将有冷空气来袭;3月10日,在一周天气趋势预报中进一步明确;3月11日14时50分,在监测到上游广元、绵阳等地已出现6级以上阵风后,第一时间发布了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在19时20分和19时55分先后发布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和大风蓝色预警信号,为市民出行提供指引。
“一般情况下,我们在每天7点、16点发布常规天气预报,如果出现灾害性天气,将不定时发布相关天气变化情况或者预警。”韦玮表示,最多的时候,一天会发布十几条,情况比较剧烈时可能1小时就要更新一次,以提醒做好防范与应对。
无论是风雨雷电,还是阴晴圆缺,成都气象服务都在用智慧呵护着市民生活。筹谋当前与长远,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正统筹推进。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王静宇
实习记者 胡瑰玮 受访单位供图
来源:红星网
近期热点:
2023成都大运会举办时间和地点>>
2023成都大运会门票怎么买?>>
2023成都大运会开幕式时间地点及门票>>
2023年成都大运会招募志愿者报名指南>>
2023年成都大运会吉祥物蓉宝怎么购买?>>
上一篇:动态:一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内容曝光!释放了哪些市场信号?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