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太白湖新区有众多特色优质农产品,其中石桥镇更是物产丰富。4月10日,太白湖新区管委会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首次走进田间地头,站在石桥镇刘营村特色西红柿种植大棚旁,推介石桥镇优质农产品并回答记者提问。
石桥镇辖区面积77.6平方公里,含32个村、2个社区,南依太白湖,泗河从这里蜿蜒流过。莲藕种植、淡水养殖、皮毛加工、生态农业,是石桥镇农业生产的四大特色。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开展,莲蓬、西红柿、西瓜等特色优质农产品层出不穷。2022年,石桥镇入选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位列第294位。
【资料图】
产业筑基,塑造农业新优势。在发展过程中,石桥镇充分考虑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发展差异,坚持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稳妥有序,从实际出发,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例如,刘营村紧抓契机,充分利用本村种植技术、农业资源,成立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经营蔬菜、水果,以及进行农产品加工,线上线下共同销售。尤其是大力发展西红柿特色产业,该村种植西红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到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特色的种植方式,加上天然的土壤优势,这里的西红柿口感好、品质佳、无污染。每到这个时期,来自全国各地的西红柿收购商都会把大卡车开过来,一枚枚鲜红透亮的西红柿装箱后,被售往全国各地。
苏庄村继承和发扬村内百年木工传统技艺,所产木雕、木质饰品行销10多个省市。吴家湾村皮毛销售产业享誉全市。同时,该村整合村内“四边”土地,种植优质绿化林木7000余棵,3年即可形成收益。陆桥村流转土地种植牛蒡,村集体每年分红可达5万元,带动70余名村民就业,人均每年能增收5000余元。新闸村充分利用河滩废弃的荒地种植500 余亩太空莲,出售莲子和莲蓬采摘,为村民们铺就了一条致富大道。
党建固本,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近年来,石桥镇紧紧围绕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目标定位,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以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提升组织力为举措,将党支部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合作社的经济优势有机结合,把党员集合起来、把群众组织起来、把客商聚拢起来,抱团发展、合作共赢,绘就出一幅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壮美画卷。
围绕“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党建引领产业振兴发展模式,坚持因地制宜、一村一策,深入挖掘各村土地、历史、文化等资源,积极规划培育集体经济示范项目,打造特色产业示范村。随着特色产业项目的陆续投产,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激发了各村思考发展路径、寻找优质项目的热情。
通过领办合作社,各村党支部站在了经济发展的最前沿,带领群众上项目、闯市场,让群众知道“惠在何处”“惠从何来”,有效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牢牢把握住了新时代农村工作的主动权。
文旅融合,擦亮石桥发展新名片。近年来,石桥镇积极推动乡村振兴与优秀文化互促互融,深入挖掘红色文化、民俗文化、乡贤文化,精心打造了孙扩图廉政文化馆、鲁南大突围红色记忆馆等文化IP,加快实施“农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
在孙扩图文化馆内,通过对孙氏家族历史变迁、家风家训、清正廉洁、为民担当等优秀文化的搜集整理、研究发掘,将清廉故事、名言警句、家规家训等廉德文化元素融入其中,以寓教于廉、寓教于游、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把干部群众市民游客吸引过来,边游边学,边思边悟,推动廉德文化入脑入心。
今后,石桥镇将紧盯“现代农业”发展方向,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精品民宿+观光垂钓+乡村旅游”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项目。尤其是对全镇居民进行电商直播、培训需求调查,开展直播带货培训,收集优质农产品、工艺品等信息,建立特色农产品资源库,叫响刘营西红柿、齐营西瓜、陆桥火龙果等优质农产品品牌,让游客充分体验原生态乡村生活,品尝优质农产品,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孟一 通讯员 贾凌煜 报道)
上一篇:2023武汉经开区消防大队消防员薪资待遇如何|当前快报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