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本报讯(记者 王斌)日前,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在房山区京林生态花园召开园林绿化节水现场会。北京青年报记者获悉,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150处节水集雨型绿地,67家公园配备雨水收集设施,80家公园已经使用再生水灌溉,平原造林共建设2.88万个小微湿地和集雨坑,可实现集蓄雨水85万立方米/年。全市园林绿化灌溉用水总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实现了城市绿地100毫米降水不外排的目标。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房山区京林生态花园雨洪利用科技创新示范区把多种节水措施融入到公园建设中,包括循环利用废弃物、栽种乡土节水耐旱植物、引入智能化灌溉系统、使用透水铺装材料等,用低成本、低维护的理念,构建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为全市节水型园林绿化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
据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科技处处长姜英淑介绍,近三年来,北京累计使用耐旱植物1500余万株。同时,用节水型乡土宿根地被代�
据悉,下一步,首都园林绿化将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推动实施园林绿化“沃土”工程、推动乡土节水耐旱植物的应用、加大有机覆盖物对裸露地覆盖,积极推动节水型园林绿化建设。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