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8点见,多一点洞见。每天早晚8点与你准时相约,眺望更大的世界。
记者获悉,北京轨道交通已取消口罩要求,完全看乘客的个人意愿。
地铁7号线列车内,有多名未佩戴口罩的乘客。新京报记者 裴剑飞 摄
(资料图)
昨晚,记者在10号线双井站看到,有多名没有佩戴口罩的乘客顺利通过安检进入车站,工作人员也并未提醒或建议其要佩戴口罩。
进站后,记者同样也看到了少数正在候车的乘客也没有佩戴口罩,但这些乘客的占比并不是很高。此外,在车厢内也看到了一些不戴口罩的乘客,以结伴出行的年轻人居多。
另一个变化是,在车站内已经看不到要求乘客佩戴口罩的相关提示信息。对此,记者从多个地铁站了解到,目前他们都收到了相关通知,不再对乘客佩戴口罩事宜进行强制要求,同时,也将站内此前张贴的“乘车需全程佩戴口罩”的标语撤换下。不过,车站的工作人员仍在按照相关要求佩戴口罩。
记者昨日乘车时也注意到,虽然地铁部门已不再对口罩进行强制性要求,但部分车站内依然能够听到广播提醒,告知乘客为了自身的健康,建议在乘车过程中佩戴口罩。
今日上午,风云三号G星发射成功。作为风云卫星家族中的第20星,风云三号G星的成功发射和在轨运行,标志着我国天基降水测量进入了主动探测的新阶段。
2023年4月16日9时36分,长征四号乙遥五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我国首颗降水测量专用卫星风云三号G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风云三号G星采用了全新的低倾角轨道。这意味着我国风云气象卫星首次运行于低倾角轨道。
淄博烧烤至今热度不减。烧烤火了,或许是淄博改造一座城市的契机。
2023年3月31日,在山东淄博网红烧烤店牧羊村烧烤店前,候餐的人们排起了长龙。图/IC photo
某点评数据平台显示,3月以来,淄博当地“烧烤”关键词搜索量同比去年增长超370%。“淄博烧烤”关键词全平台搜索量则同比增长超770%,多个在线旅游平台“五一”期间高铁热门目的地榜单,淄博均位列前十。
开通烧烤专列,成立烧烤协会,举行烧烤文化溯源研讨会,宣布举办五一淄博烧烤节,文旅局长“代言人”推介,新增21条“淄博烧烤”公交专线,要求烧烤店不坑客人,加强交通执法……政府重视,烧烤商家热情,民众大多淳朴好客,又是淄博烧烤能火起来的另一个口碑基础。而其效果也很明显,仅3月份,淄博就接待外地游客480多万人次,同比增长了134%,旅游收入增长了60%。
淄博的产业与城市转型的重要机遇,已然摆在面前了。淄博的产业与城市转型,势在必行,退无可退。目前比较清晰的路径,就是主打科技和旅游。
旅游需要吸引客流,过个周末节假日就走;科技需要吸引人才,安居乐业扎根淄博生活下来。但两方面的共同点在于,淄博全市上下,都要抱着积极服务的心态去对待游客和人才。
今日,2023年北京半马鸣枪起跑,两万名选手快乐出发。肯尼亚选手跑进1小时大关,以打破北京半马赛会纪录的成绩夺冠。
4月16日7时,2023年北京国际长跑节-北京半程马拉松在天安门广场鸣枪起跑,终点为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景观大道。本届赛事设男、女半程马拉松项目,参赛规模20000人。
经过激烈争夺,肯尼亚选手基鲁伊以59分37秒的优异成绩夺冠,将北京半程马拉松的赛会纪录提升了5分16秒。
北京现在有多少种鱼?都是啥?
现身怀柔水库的“水中大熊猫”桃花水母。怀柔区生态环境局供图
去年,桃花水母在北京“一战成名”,它是唯一生活在淡水水体的水母物种,对水生态条件要求极高,因此被称为“水中大熊猫”。很长时间以来,在北京难寻桃花水母踪迹,但在2022年,怀柔水库、平谷黄松峪水库、南水北调亦庄调节池三个地方均有桃花水母“现身”。
除了桃花水母,在北京还有一些本土水生动物近年来越来越多地被市民发现,鳑鲏便是其中之一。北京市水文总站水生态监测评价科科长刘波说,鳑鲏非常漂亮,俗称五彩鱼,是水生态系统健康的指示物种,既需要有清澈洁净的水质条件,也依赖底栖的河蚌等双壳贝类来完成繁殖。近年来,随着北京各大河湖水质不断改善,水生态系统健康水平不断提升,适宜鳑鲏生存的水体不断增多,昆玉河、永引渠、南护城河、北护城河等河道均有鳑鲏的丽影。
北京市水务局水质水生态监测中心有一间专门提取鱼类DNA的实验室,检测的样本来自北京各大河湖、水库。从2018年开始,该监测中心运用环境DNA技术和传统网补法监测北京河湖中鱼类种类,统计有多少种“水精灵”畅游北京。
根据北京市水文总站的最新统计数据,全市调查鱼类连续两年保持在61种。
苏丹武装部队和苏丹准军事组织“快速支援部队”(RSF)爆发武装冲突,已造成数百人死伤。双方为何大打出手?
据美联社报道,当地时间4月15日,苏丹武装部队和苏丹准军事组织“快速支援部队”(RSF)在首都喀土穆及全国多地爆发武装冲突。
据央视新闻消息,当地时间16日早些时候,苏丹医生委员会表示,苏丹多地发生的武装冲突已造成56名平民死亡,595人受伤。但苏丹医生联合会补充说,有许多未统计的伤亡人员,包括西达尔富尔地区和北部城镇梅洛韦的军事人员和“快速支援部队”人员。目前苏丹官方仍未对伤亡人数发表官方说明。
自2021年发动军事政变以来,“快速支援部队”与苏丹武装部队之间的紧张局势就已加剧,最近数月更是持续升级,最终爆发这场武装冲突。分析指出,冲突有可能会破坏各方为还政于民作出的长期努力。
苏丹是非洲最贫穷的国家之一。据央视新闻报道,有分析称,如果这次武装对抗持续下去,不光是严重破坏全国的安全局势,而且可能会导致经济崩溃和部族暴力的爆发。
编辑 贾聪聪 设计 师春雷 校对 吴兴发
上一篇:【产业富企】画展为媒“中国雪乡”推介活动在北京举行 新消息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