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北京主要是网约车带来的拥堵,这个提法引起很多人的关注和反思。
(资料图)
崔东树表示,私家车每天只上路2-3小时,而网约车每天上路15小时,一辆网约车等于8辆私家车(对公共资源的占用)。
崔东树称:“在北京什么都很贵,但是打车很便宜,需要把网约车的使用成本大幅提高,以减少网约车带来的拥堵。”
此话一出,网友瞬间“炸锅”。有人质疑这位乘联会秘书长算不上专家,还有人要求崔东树拿出调查结果,证明网约车对北京交通的消极影响。
更有网友指出,本来生活就不易,很多人丢了工作,去开网约车,现在还要把网约车提价,提价打车人就少了,你这是铁了心让这些丢了工作的人吃不上饭。
北京打车便不便宜,要看对象是谁。对月入两三万的精英白领来说,14元起步价不算什么,但对学生、工人等群体来说,打车出门也只是偶尔“奢侈”一次。
众所周知,出租车、网约车价格的制定必须经过充分调研,以及公示、征集意见等诸多环节,才能最终施行。关乎民生福祉,绝不能只是随口说说。
再说几句
崔东树提到的网约车数量暴涨,交通压力增大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现象,但从深层逻辑上,将道路拥堵问题与网约车直接挂钩,是否过于草率?
事实上,北京等大城市交通拥堵问题长期存在且非常顽固,网约车流行至今不过几年时间,不该背这个“黑锅”。
各大城市交通拥堵的原因众多,既包括人口庞大、公共交通不完善、私家车保有量增加等外部因素,也包括道路规划、施工和交通标志等内部因素。
都看到这里了,点个赞呗!
上一篇:武当武术亮相北京城市副中心马拉松活动现场 天天热推荐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