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活 >  正文
全球观速讯丨曹实:躬体力“行”,惟先惟“实”丨北京法院第六届司法业务标兵
来源: 京法网事      时间:2023-03-29 11:38:30

兼听审思,在一场场庭审中磨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字斟句酌,在一件件裁判中成长;

勘极穷理,在一个个问题上较真;

厚积薄发,在一项项技能上求精。

她就是西城法院行政审判庭法官曹实,在北京市第六届司法业务技能比赛中脱颖而出,以第一名的成绩荣膺行政审判业务标兵。

「固本」

步步为营

做公正裁断的守护人

“行政审判是公益与私益衡平的艺术”这是初任法官曹实于法槌起落间对行政审判的理解。经历十余年法科学生的沉积与法官助理的锤炼,她深知在两造输赢的裁断中,行政审判更肩负着引导民众善行、监督行政善治、维护社会良序的职能,而这一职能体现在从庭审到文书的全过程。

为备战北京法院第六届司法业务技能比赛,曹实选择了一起招投标领域处罚案件参与本院示范庭审的评比,这是她入额后检验庭审驾驭能力的一次“拉练”。原告公司因在投标中借用其他单位持证人员资质获取加分而被财政部门以提供虚假材料予以处罚,在法律无禁止性规定且招标文件确有解释空间的情况下,涉案持证人员是否必须为本单位的工作人员成为双方争议的核心问题。庭审中,曹实采用质辩合一的审理模式,引导当事人紧扣案件焦点有序推进。

“原告方,本案招标项目中涉案持证人员的岗位特点和要求是什么?你方借用他人资质如何真实反映本单位实力,确保项目履约效果?”

“被告方,在行政管理实践中对投标人材料‘真实’如何认定?在无法律明确禁止情况下行政监管的尺度怎样把握?”

她抛出问题淡然自若却句句切中要害,概括诉辩意见全面准确又简洁明了,既紧扣合法性审查的中心原则,也突出法院对市场主体诚信参与竞争的价值引导。旁听的同事评价这场庭审时由衷地说到:“公正要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一场好的庭审意味着判决未出,道理和胜负却已分明。”的确,以充分的庭审为基础,判决水到渠成。曹实从招投标活动的目的、涉案项目的特殊性、持证人员的岗位特点、适度监管的必要性等方面展开论述,对借用他人资质参与投标行为予以否定评价,明确投标材料既要证件真实也要持证人身份真实,依法支持财政部门的监管行为。

这场庭审和判决也让她在比武中胜出,拿到了参加本次技能比赛的入场券。而更让她欣慰的是,判决作出后原告来信表示:“庭审结束,我已预料到败诉的结果,法院判决让我信服,我愿意主动缴纳罚款,诚信地参与投标活动。”

「培元」

旦兮复兮

做法治国家的添砖人

西城法院地处首都功能核心区,是离“红墙”最近的法院。这里的行政案件涉诉机关层级高、前沿复杂问题多、跨地域性突出。随着审判实践的积累,曹实强烈地体会到,行政审判不仅要妥善解决个案争议,更要为法治政府建设助力、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入职之初,她参与办理的一起涉棚户区改造重点工程案件至今让她记忆犹新。这起再审案件前后已历时五年,时值行政协议纳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之初,新问题层出而裁判思路尚在探索,房屋征收补偿协议签订后,签约人因继承诉讼出现不适格时应当如何处理并无定论。

一面是核心区急待推进的征收项目,一面是因补偿款分配不断升级的家庭矛盾,是否确认行政协议效力,司法裁判面临两难选择。这样考验司法智慧的案件让曹实打足了精神,她仔细翻阅案卷、捕捉事实细节,主持庭前会议、反复甄别证据,组织原被告谈话、求取最大公约数,广泛查阅文献、寻找理论支撑,参加跨部门法官会议,悉心听取各方观点。许多个加班的夜晚,她反复权衡于不同的裁判方式,起草的文书数次推倒重来,慎之又慎,最终判决探索性地在确认补偿协议合法性的同时,责令行政机关按照民事裁判份额发放补偿款。这样的结果既保障了区域城市更新的有序推进,又实现了补偿款合理及时发放,为这道两难命题画上了“案结事了”的圆满句号,该案也被收录于中国法院年度案例,对同类案件具有示范效应。

正是在这些大小案例的淬炼中,曹实不断打磨着“眼光在事实与规范间往返流转”的本领技巧,也逐渐塑造了从依法裁判到利益平衡的审判思维。

「致远」

行成于思

做智启山林的开拓人

作为调整行政权与司法权关系的制度安排,行政审判的发展始终与政府职能转变、行政体制改革密切相关,始终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休戚与共。“行政法官不仅要有‘在行政审判言行政审判’的专业度,更要有‘跳出行政审判看行政审判’的大格局”。这句前辈的教诲让曹实铭记于心、时时自省。对于如何“言”的精准、“看”的透彻,她找的法宝就是多思考、善研究。

在税务领域行政案件的审判实践中,曹实发现对于已对违法人追究刑事责任后税务机关能否再行处罚,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实践中存在争议。每当遇到实践难题,她首先想到的就是从法学理论中获取答案。通过研究,她找到问题的根源在于当刑事法律责任与行政法律责任发生竞合时,对“行刑并用”及“刑事优先”的不同认识。而通过对两种认识的比较分析,她认为有条件地适用“行刑并用”能够发挥行刑衔接制度的最大效益。有了理论支撑,她通过裁判明确了税务机关再行处罚的条件,撰写了以“行刑衔接的程序适用规则”为题的案例分析,并在全国法院系统优秀案例分析评选中获得了二等奖。

新行政诉讼法确立复议双被告制度,西城法院审理的该类案件数量大并覆盖至全国各省,曹实以本院五年的司法数据作为分析样本,执笔了《五年探索之路——“复议双被告”案件行政审判调研报告》,在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及行政复议法修改的背景下,为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良性衔接提出建议,该篇调研获最高法院高度肯定。2022年,随着北京市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西城区执法权下沉街道,曹实牵头组织面向辖区15个街道开展调研,从收集的近五百份的调查问卷中梳理基层执法的风险和困境,从审判角度提出建议形成报告,为区政府提供有力的决策参考,贡献西城行政审判的智慧。

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情有所归,方能心有所系,身有所往。”曹实说:“行政审判就是我所归之情。既然选择了做法官,就是选择了不停的学习与思考。我将时刻保持‘空杯心态’,常学常新、久久为功,以谦虚严谨的态度、笃行实干的作风,为首都行政审判贡献一份绵薄力量!”

供稿:西城法院

编辑:潘歆宇 徐建龙 郭进

审核:张磊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