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朱松梅
为家门口的绿地捡垃圾、为小树浇春水,也算植树尽责吗?答案是肯定的。今天是第45个中国植树节,各区市民走出家门参与“绿地大扫除”,在门前绿地、社区公园中清理杂物、捡拾垃圾,美化家园。
(资料图)
清理家门口的公园绿地
今天一早,石景山鲁谷奥运文化公园就相当热闹。身穿红、蓝马甲的志愿者和几十名穿校服的孩子们,简单分工后就忙活起来。
身穿蓝马甲的“石景山老街坊”居民志愿者自带夹子、塑料袋,清理绿地、捡拾垃圾。红马甲是此前公开招募的30名市民,以年轻人和亲子家庭为主。他们和学生们一起,为绿地搂干草、整理树堰,再浇上春水。
今天上午,各区都在开展绿地大扫除。东城区体育馆路街道的街坊、社会单位工作人员40多人来到街心公园、道路绿化带,清理绿地垃圾、擦拭绿地设施,让身边的公园绿地更加靓丽。通州朗清园东社区内回荡着孩子们童真爽朗的笑声,他们捡拾绿地中的垃圾废弃物和道路上的枯树叶,并凭借拾取到的垃圾、树叶,找工作人员换取花种,体验劳动的乐趣与收获。大小朋友们还一起绘就植树共建主题长画卷,丰富多彩的活动将生态文明的种子播撒在社区居民心中。延庆区提前给社区居民发放簸箕、扫帚、垃圾夹等工具5000余份,12日当天,2500多名老少乡亲在社区花园、街心公园、村头绿地里开展绿地清理活动20场。
设立植树尽责接待点11处
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每一位适龄公民的法定义务。但随着全市森林覆盖率的提升,近便、适宜的地块早已披上绿装。
“随着形式的变化,义务植树的内涵丰富了很多,指的不仅仅是挖坑种树了。”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义务植树处处长常祥祯介绍,如今,义务植树尽责形式共8大类37种,包括造林绿化、抚育管护、自然保护、认种认养、设施修建、捐资捐物、志愿服务等,为社会各界就近、便利、多形式参与义务植树拓展了渠道。“今天的大扫除活动,既是尽责形式全年化、常态化、多样化的体现,也为全年义务植树工作打响‘头炮’。”
今年,全市设立春季植树尽责接待点11处,可供植树面积2366亩,设立林木抚育活动接待点19处,可抚育面积6036.5亩。31个“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将提供多种尽责形式的全年化接待服务。
市民还可以通过“首都全民义务植树”微信公众号查询感兴趣的义务植树尽责活动,进行预约、签到,在线领取尽责证书。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提示广大市民,尽量提前预约,就近错峰尽责。
上一篇:大风寒潮双预警!北京实时天气来了,预计傍晚前后风力渐减_热点在线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