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活 >  正文
每日视讯:【践行“四满意”】多措并举 快速响应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全力应对流感高峰
来源: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时间:2023-03-09 21:33:44

近期,流感进入高发期

医院发热门诊、急诊、儿科


【资料图】

门急诊量明显上升

发热患者流感筛查阳性人数

也明显上升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充分调配、优化院内医疗资源

尽全力保障患者就医需求

优化配置 迅速应对

2022年年底,医院经受住了新冠肺炎病毒感染高峰以及重症救治的考验,形成了完善的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积累了丰富的救治经验。

面对此次流感高峰,医院党政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王俊院长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参加“两会”期间,多次听取医院发热门诊、急诊相关工作汇报,指导统筹协调工作。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王建六多次赴发热门诊、急诊实地调研,召开专班工作会议专题研讨,组织调配、优化院内医疗资源,要求相关临床医技科室和职能处室要全力保障患者就医需求。

发热门诊因地制宜,克服空间有限、人员紧张等实际困难,开放备用诊室,实行双班制度,优化医护配置,尽可能增加接诊医师、护士。除了增加人员、改变班次,还设置了机动岗位,实时监测候诊人员数量,根据候诊量,更加灵活调整出诊人员配置。

此外,为拓展就诊空间,发热门诊增开多个诊室,高峰时段,诊室应开尽开,保证就诊患者均有独立就诊空间。日益增多的发热门诊量让医护人员经常忙的头都抬不起来,水也顾不上喝一口,但依然尽心竭力为患者服务。

儿童作为流感易感人群之一,近期单日诊量较往年同期上升,甲流患儿的占比明显增加。

儿科统筹人员,每日门诊在上午十点左右到达高峰期,增派一位值守病房的医生前往支援门诊,确保“小患者”们可以得到及时医治。

分诊台增派专科护士,开启“加速”分诊模式,专人为小患者们进行预检、测鼻拭子,有效隔离发热的小患者与不发热的小患者,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医生出诊到下午一两点,吃不上午饭是常态。孩子们发烧时看着那么难受,我们只想让他们快快好起来!”一直在不停操作、忙碌的护士说道。

为了尽量减少患者滞留,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将有限的医疗资源留给最需要的人,医院及时对患者进行筛查,实施分层收治。

首先全力保障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如传染病筛查阳性的急危重症患者,感染科及时收治入院;如传染病筛查阴性的患者,而感染科病房病床使用率100%时,急诊科及时收治继续治疗。

除此之外,急诊科及时将病情稳定的输液患者转诊至社区,减少患者滞留时间,为接收病情危重的发热患者腾挪更多空间。

统筹资源 高效调整

化验结果出得快一点、取药更方便一点,就能让患者少等待、减少流动、减少交叉感染风险,为此,肝研所、检验科、药学部等做出了很多努力,最短时间完成改造与流程畅通。

为了缩短标本配送时间,医院统筹规划,充分进行“资源再利用”,将原来发热门诊门口设置的用于核酸采样的采样亭,改造成甲流、乙流抗原检测地点。

由肝研所负责检验的技术人员“驻守”发热门诊。以往需要配送的标本,现在直接就能在发热门诊随采集随检测,节省了配送路上的时间与配送人力。

标本配送人员走出发热门诊

就可以将标本送到抗原检测点

“发热门诊的驻点检测工作从早八点到午夜十二点,入夜后真的是很冷,滴试剂的手都是抖的。但看到抗原检测时间缩短,排队等待结果的患者队显减少,我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肝病研究所张润玲技师说道。

以前,为尽可能减少交叉感染,发热门诊患者不进入门诊病房取药,而是由专门的配送人员帮助取药。

为了减少这一等待时间,药学部利用发热门诊区域内的空间连夜设置了临时药房,调派专人负责值班,以缩短患者等候取药的时间。

“我们这个临时药房在应对新冠救治高峰的时候就启用过。”药学部主任张晓红说。此外,药学部还增加相应药品的储备,保证发热门诊、急诊、病房发热患者的药品供应需求,并针对性地增加了儿童用药储备。

除了省去标本配送的时间,检测、出报告环节等都在往前赶。检验科、肝研所增加更多人力,加班加点,24小时轮班,保证急诊、发热门诊化验结果及时回报,进一步减少患者候诊时间。检验科增加夜班加强班,并增设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涵盖甲流、乙流、肺炎支原体等常见病原体,检测效率更高,助力甲流鉴别诊断。

多部门协作 全力保障

除了临床不断进行资源优化,党院办、医务处、信息中心、基建处、总务处等多个职能部门也积极沟通配合,诸多措施迅速实施。

发热门诊检测亭改造工作一启动,各个部门立刻响应。一夜之间,试剂盒、网线、电脑、扫码枪、各种物资全都配备齐全。

就诊人数的增加会使大家等候的时间变长,发热患者本就难受,还要等待这么长时间,更加痛苦。为提高患者候诊条件,提升舒适度,医院在“寸土寸金”的院区内“挤资源”,增加发热门诊及儿科候诊区域座椅。随着天气渐暖,又在室外区域增加部分等候区。

党院办联合门诊部迅速按需调配“大使”岗位至发热门诊,在高峰就诊时段协调引导患者就医。“大使”们用温暖的微笑和话语抚慰患者焦虑的情绪。

全院各科室、部门工作人员共同为提高患者满意度做出积极的努力。迅速应对,诸多举措获得了患者好评和各级领导的肯定。

2022年3月7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陈蓓一行调研医院急诊与发热门诊,对于医院多举措应对流感高峰给予充分肯定。

TIPS

专家提示

● 流感是什么?表现有哪些?

一般情况下,流感常表现为发热、头痛、肌肉酸痛及全身症状,如果持续发烧,特别是高烧不退,伴有咽喉干痛、咳嗽和眼结膜充血者,就应尽早去医院就诊。普通感冒则以打喷嚏、流鼻涕、咽痛等鼻咽部症状为主。

流感属于一种自限性疾病,一般3-5天退烧,咳嗽、乏力的需要1-2周恢复。流感起病急、易传染,但在临床上,只有部分重症病例才可能发生严重并发症,多数流感患者只表现为轻症。

● 哪些重点人群需要格外注意?

有5类人群容易发展成重症流感:年龄<5岁的儿童;年龄≥65岁的老年人;伴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免疫功能抑制等疾病的患者;肥胖者;妊娠及围产期妇女。这些人有感冒症状后要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如果发高烧就应积极就诊筛查流感。因为一旦延误,就可能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可以危及生命。

● 流感来袭,如何科学预防?

在流感多发季,尽量减少前往人群密集场所,戴好口罩、勤洗手,保持通风良好和环境清洁,做好可疑流感患者的隔离,是避免感染流感的有效方法。

经过新冠病毒疫情的历练

“人民”用肩膀扛起如山的责任

闻令而动 冲锋在前

坚毅果敢 无私奉献

用恪尽职守

体现医务人员的责任与担当

以实际行动

为实现“四满意”奋斗目标而努力!

供稿| 宣传中心、医务处 、感染管理-疾病预防控制处

采写 |李杨乐、张贺

摄影 | 田竞冉、余弦

编辑 | 张贺

声明 | 如转载请注明来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微信号:rmyy 1918)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