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活 >  正文
环球时讯:小区里的“斑秃绿地”怎么办?这种做法可以借鉴
来源: BRTV新闻      时间:2023-03-09 12:36:29


(相关资料图)

眼下,海淀区768厂社区里的两块地已经完成了土地平整,等到天气再暖和点,亲子家庭将在认养的绿地上栽种果蔬、植物,亲手打造他们设计的绿色长廊、微花园等空间。

2022年,学院路街道创新推出“耕读田园”项目。耕,就是种地;读,则意味着不仅要种,还要发挥花园的科普教育功能。项目瞄准了768厂社区16号楼以及20号楼前的两块绿地。由于缺少养护,这两块区域长期斑秃,植物杂乱,开发空间很大。

完善议事协商,才能激发居民参与社区更新的活力。去年7月,一场“花园搭建初畅想居民议事会”举行。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刘佳讲解完设计方案、理念后,一场头脑风暴就此展开。

“以前小花园夏天总有蚊虫,能不能种点薰衣草、艾蒿之类的植物?”“我们家孩子也想参与,种点孩子喜爱的水果?”大家群策群力,对花园的设计方案、空间布局等提出建议。最后居民共同打造的空间就这么定了:一块地主要种植驱蚊、驱虫等作用的香料植物,并为社区居民、孩子提供植物科普教育作用;另一块地种上观赏价值较高的果蔬,包括草莓、西红柿等。

居民认养的积极性也很高。两块地共100平方米,被划分为10个小空间,先后有近30组家庭报名,他们将3个家庭分为一组,轮流守好“责任田”。

街道书记说:

近几年街道硬件设施有了很大提升,如何增强内生动力就被提上日程。

我们因地制宜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经验模式。比如社区微更新“耕读田园”项目,就是发动居民参与设计、建造、种植、维护,同时发挥社区党组织、社会组织、责任规划师、居民志愿者等作用,带动居民从“站着看”到“跟着干”,居民正在由被管理者、旁观者变身参与者、监督者。

来源:北京日报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