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活 >  正文
即时看!全国代表委员风采|农学博士李世瑶:将农业发展的期望带到北京
来源: 钟山融媒      时间:2023-03-05 20:48:09

深耕沃土、情系农民。在阳春三月的春风里,钟山区有位农学博士,将带着自己多年来扎根农村、研究现代农业的调研结果,将来自大山深处的声音带到即将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李世瑶告诉记者:“我是六盘水山海园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眼前这个自称农民的青年,其实是一位货真价实的农学博士,他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农业水土工程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学生时代为了读书,他曾经在煤层厚五十厘米的小煤窑挖煤挣学费,而如今,他是山西农业大学的硕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博士,是六盘水山海园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六盘水市市管专家,也是今年的全国人大代表。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一个博士,在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找到这个时代最为体面的工作,然而,他却从科研室迈进田间地头,捡起了祖传的老本行,开始种地。

全国人大代表、六盘水山海园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世瑶说:“比起外面优厚的待遇,家乡的父老乡亲还在从事低效传统的农业,我回来以后可以学以致用,带领家乡的父老乡亲发展产业,促进他们增收致富。”

学富五车却回乡种地,博士回乡务农在村里引起一场“地震”,李世瑶没有获得家人的支持,村民们也没有接受他从外面带回来的技术以及新品种,最初他的农业之路并不顺畅。

钟山区双戛街道中箐村海拔高,温差大,传统种植模式难以增收。李世瑶在这里搭起了一个个种植大棚,在村里搞起了实验,结合本地的气候特征、土壤环境,一步步地探索,从此家乡的山林田野成为了他的“科研对象”。

创新种植模式,用现代高效种植模式代替传统低效种植模式。改变过去因高海拔导致农业种植一年一熟,推动优质品种适地化发展,带领村民增加种植收入。积极探索家庭农场领办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模式,合作社成员在基地务工,干活的员工同时也是股东。

李世瑶的试验田上茁壮生长着夏玉米、冬小麦、秋洋芋、草莓等作物,也展现着农业现代化、高标准农田、粮食安全等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出现的高频词汇。现在,李世瑶俨然是中箐村村民们心目中的“领头人”,他既有满腹的农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科研成果,又有从小根深在骨子里的种地经验,种植基地已经小有规模。

种植基地已配备50余个大棚,选种培育涵盖草莓、西瓜、水稻、玉米等。其中,光草莓有20多个品种。根据草莓的产量、口感、抗病性等筛选出几款优质品种育苗,让更多农户种出好草莓,过上好日子。

身为农学博士,李世瑶的一言一行都在关心土地中的每一个细微变化。未来该怎么发展?向哪个方向发展?这些源于基层、延伸到全国的现代农业问题,也是李世瑶最关心的。今年,他将带着调研结果,去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李世瑶告诉记者:“我今年第一次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既是一种荣誉,同时也是一种责任。”

肩负着人民赋予的使命,把农民对于农业发展的期望带到北京,带到人民大会堂。

李世瑶表示:“这次两会我比较关注,一是粮食作物的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我主要是从农业的新品种,新技术及新的种植模式上的试验示范和推广进行探索。二是乡村特色产业的发展,主要是根据我们钟山的气候及资源的禀赋,来选择适合我们钟山的特色产业的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记者:王玉形甘婷陆选聪白坤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