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春光明媚,草木蔓发,伴随春的脚步,2023年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
贵州省全国人大代表、住黔全国政协委员听民声、察民意、集民智、诉民情,形成了一批有建设性和可操作性的议案、提案。
这些议案、提案如何出炉?代表、委员付出了怎样的努力?关注哪些重要的民生内容?多彩贵州网推出【全国两会·拍“案”叫绝】栏目,聚焦代表、委员们的睿智之言、务实之策。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杨婧)“我建议允许将黄磷生产作为中间过程生产磷系新能源材料,可避免湿法磷酸生产的磷石膏排放,同时,黄磷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尾气和黄磷生产磷酸(热法磷酸)时产生的蒸汽也能直接用于磷酸铁的生产,实现能源综合利用。”3月5日,全国政协委员、民革贵州省委副主委、贵州大学教授陈前林接受采访时说。
全国政协委员陈前林(王吟 摄)
陈前林长期从事化工材料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允许将黄磷生产作为中间过程生产磷系新能源材料、建立磷石膏生产水泥熟料联产硫酸的标准规范,都是他研究的着力点。
他在走访调研中了解到,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站上风口,作为新能源汽车电池材料,以磷酸铁锂为代表的磷系新能源材料需求量剧增。
“当前,磷化工行业主要采用湿法磷酸生产磷酸铁,虽然工艺技术成熟,但仍然存在生产排放的磷石膏量大、资源化利用率不高,生产的磷酸铁品质有待进一步提升等问题。”对此,陈前林建议,允许新建磷酸铁/磷酸锰铁生产项目,将黄磷生产作为中间过程进行建设。同时,对已获批建设的磷酸铁/磷酸锰铁生产项目,允许其实施将黄磷生产作为中间过程的技术改造,推动产品品质的提升,提高我国磷酸铁/磷酸锰铁材料的国际竞争力,实现磷系新能源材料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一审:曹 轶
二审:林 萌
三审:李 蓓
上一篇:专家预测3-5天后北京将迎来花粉季,过敏患者提前做好防护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