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活 >  正文
未来载人登月主要飞行产品模型亮相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十年成就展
来源: 国际在线      时间:2023-02-25 17:47:37


(相关资料图)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魏宇晨)24日下午,为期三个月的“逐梦寰宇问苍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十年成就展”在北京拉开帷幕。该展览首次全面系统面向公众展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历程和建设成就。新一代载人飞船及月面着陆器等未来载人登月主要飞行产品模型更是首次展出。

“我宣布,逐梦寰宇问苍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30年成就展开幕。”

当天下午,随着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的宣布,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十年成就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西大厅正式拉开帷幕。成就展以“回望飞天路、奋进新征程”为主题,共分领导关怀、光辉历程、飞天圆梦、辉煌成就和发展展望等五个板块,全面系统回顾工程全线三十年来自信自强、奋斗圆梦的辉煌历程。来自黑龙江哈尔滨的张先生告诉记者,自己的孩子刚上大学,专业和航天相关,为此一家人都非常关注中国空间站的建设。“一直在关注,因为发展得非常好,老百姓对中国航天也是有那种自豪感。由于(孩子)他们现在刚进入大一,所以我们家长也是比较关注这些东西。”

此次展览展品包括可步入舱内参观的天和核心舱1:1模型、空间站组合体1:4模型、长征二号F、长征七号、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等模型,还有航天服、神舟十三号返回舱、火箭发动机、环控生保设备及飞行任务搭载的国旗、党旗等实物。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陈善广说,“ 30年里面,我们从无至有打造了一个人造的天宫,价值和意义是很伟大的。这种精神我觉得也很有意义,它不仅是在载人航天,通过载人航天的扩散传播,也会激励更多民众对空间科学乃至对科学探索,还有一种精神力量的鼓舞,对于我们整个社会来说,我觉得也非常有价值和意义。“

据了解,展期内,还将有多场载人航天科普教育活动在国家博物馆学术报告厅举行,由航天专家介绍工程三十年发展历程和建设成就,航天员分享训练过程及执行飞行的经历感悟。出席当天展览开幕式的中国首飞航天员、航天英雄杨利伟告诉记者,今年是他首飞太空的第二十个年头,不少场景仍历历在目。“比如说我们的出征、出发,以及火箭点火第一时间进入太空,对我来讲还是历历在目。特别是每一次的发射,在现场或者是在指挥大厅看发射的时候,都会勾起我很多感受,应该说是终生难忘。”

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实施,2022年圆满完成“三步走”战略任务,全面建成中国空间站。目前已正式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介绍,“展览通过90余件套载人航天实物展品,辅以大量图片、视频资料,系统回顾展示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30年的非凡历程和辉煌成就,充分展现了中国人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道路上取得的巨大进步,展示了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科技合作理念,彰显了伟大的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必将极大地激发中国人民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信心和决心。”

据了解,此次展览旨在更好地展示航天发展成就、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普及航天科技知识,让公众进一步深入了解载人航天,参与支持载人航天,激发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追逐梦想的热情。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