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重点路段安全隐患清零、“一校一策”优化重点学校周边交通环境……2月22日,通州区举办城市副中心交通安全综合治理吹风会。新京报记者获悉,北京城市副中心将专群结合,各有关部门坚持重拳出击,实施交通综合治理21项举措,全面优化全域交通秩序。
将聚焦事故高发路段开展“大排查”
(资料图)
据通州交通支队党委委员魏奎介绍,2023年通州交通支队从隐患排查、隐患治理、源头监管、安全宣传、执法整治五方面入手,进一步加大交通安全工作推进力度,建立“隐患有人排、治理有人管”的长效治理模式,全力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
通州区2023年交通安全综合治理工作将聚焦事故高发路段,深入开展城乡接合部、乡村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大排查,人流密集场所交通秩序安全问题大排查和慢行系统、路口交通组织、信号灯问题大排查,实现重点路段、重点运输企业、重点车辆、重点人员等安全隐患清零。加大监督、检查和执法力度,全面提升全区综合执法整治能力,深化“一案多查、一企多管”工作机制,充分依托“融合执法”机制,持续强化“电动三四轮车交通违法整治”“超标电动自行车淘汰”等工作,确保交通安全综合治理效能最大化。
“一校一策”优化重点学校周边交通环境
据通州区委教工委副书记王秀东介绍,区教委针对人大附中通州校区、育才学校通州分校、马驹桥镇中心小学等21所区内交通综合治理重点学校,因地制宜完善学校周边道路标志标线及交通安全设施、新增非现场执法设备、对非法营运车辆进行查处、强化校园周边交通秩序管理和维护。其中,潞河中学附属学校、运河小学等5所学校是2023年度校园周边交通综合治理的工作重点。
通州还通过“八个一律”工作措施优化校园周边交通秩序。加强学校门前停车管理和交通秩序维护,落实“一律有过街设施,一律施划网格线,一律设置警告标志,一律实施禁停,一律有电警设备,一律有人员维护,一律严格执法,一律共同治理”工作措施,同时实行中小学错峰上下学,减轻高峰时期交通拥堵状况。定期对校园周边各类交通标志标线和安全设施开展排查治理,规范设置交通标志,施划交通标线,安装信号灯、视频监控和非现场执法设备,确保六类设施齐全。
对重点交通运输企业开展“双随机”检查
通州区交通局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大队长贾春风介绍,2023年区交通局将重点加强行业源头监管,分区包片压实行业监管责任,摸清辖区内客运、货运、修管等行业企业、车辆、人员底数,做到情况明、数据准,对重点交通运输企业开展“双随机”检查与全覆盖检查,全年将进行双随机入户检查646户,针对旅客运输、危险货物运输、普通货物运输车辆(超过10辆的企业)等重点领域,以及道路运输“两客一危”车辆每半年完成全覆盖检查。
通州区住建委副主任王练雄表示,交管部门与工程单位将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同步交通运输企业交通违规信息,便于企业选择。同时建立奖惩机制,利用经济手段倒逼驾驶员安全文明驾驶。各施工单位健全场内管理机制,完善场内减速慢行设施及安全指示标识,降低运输车辆行驶速度;在夜间施工光线不足的情况下,加强通行道路的灯光照明,保证作业环境明亮;指派专人统筹调度,排查场内因人车混行或者交叉作业而存在的盲区死角,及时消除交通事故隐患。
110余个重要交通路口开展交通文明引导志愿服务
据通州区委宣传部副部长西雪莲介绍,2023年,北京城市副中心将持续开展“市民文明交通素质提升专项行动”,倡导机动车礼让斑马线等“六大文明交通行为”,摒弃占用应急车道等“六大交通陋习”,抵制酒后驾驶等“六大危险驾驶行为”,引导市民群众自觉养成文明出行、安全出行的良好习惯,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交通安全事故发生。
开展文明交通“六进”宣传教育行动,传播平安交通理念。针对农村村民、社区居民、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中小学生、客(货)运司机、快递外卖配送员、建筑工地运输车辆驾驶员等人群,通过“以案释法”、面对面宣讲、文明交通直播课、发放交通安全教育读本等方式,将“珍爱生命 平安出行”的理念渗透到他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中。
记者了解到,在副中心,有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文明交通志愿服务行动中,通过“公益歌曲+手语操+广场舞”等宣传形式,奏响副中心交通文明的乐章。“副中心将开展文明交通引导志愿服务行动,发挥交警、交通协管员、公共文明引导员、交通志愿者作用,在110余个重要交通路口就近就便开展交通路口文明引导志愿服务活动。”她说,副中心将每月11日作为文明交通宣传日,开展“鲜花微笑送给你 朋友圈里‘秀文明’”等特色活动。
今年,副中心将制作《副中心平安行》交通安全警示教育片,“以案释法”持续强化警示宣传教育;开设“平安交通行”专题专栏;依托新媒体广泛开展知识竞答、文明PK闯关、文明交通接力承诺等线上互动宣传活动。
新京报记者 张璐
编辑 陈静 校对 刘军
上一篇:紫光集团在北京投资成立科技公司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