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2月15日,“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展”在位于北京的国家典籍博物馆正式开展。展览共分为“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遗书”“明清档案”四个专题,集中展示了国家图书馆馆藏甲骨、敦煌遗书,甘肃简牍博物馆藏汉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明清档案等多种类型的珍贵文物文献共计249种,382件。图为参观者在“殷墟甲骨”专题展厅参观。中新社记者 蒋启明 摄
参观者在“殷墟甲骨”专题展厅参观。中新社记者 蒋启明 摄
在“居延汉简”专题展厅,参观者拍摄汉代相利善弊剑册(仿制品)。中新社记者 蒋启明 摄
在“居延汉简”专题展厅内,汉代候史广德坐罪行罚檄(仿制品)吸引参观者。中新社记者 蒋启明 摄
在“敦煌遗书”专题展厅,唐代妙法莲华经玄赞卷十吸引参观者。中新社记者 蒋启明 摄
参观者在“敦煌遗书”专题展厅参观。中新社记者 蒋启明 摄
在“明清档案”专题展厅,清代光绪二十年金榜吸引参观者。此金榜上的状元为张謇。中新社记者 蒋启明 摄
在“明清档案”专题展厅展出的明代崇祯年间赤道南北两总星图。中新社记者 蒋启明 摄
在“明清档案”专题展厅,金匮吸引参观者。金匮原存放于明清两代的皇家档案库皇史宬正殿内,用以盛装皇帝的实录、圣训(明代称“宝训”)等珍贵典籍。中新社记者 蒋启明 摄
在“明清档案”专题展厅展出的道光帝秘密立储谕旨并匣(仿制品)。中新社记者 蒋启明 摄
上一篇:增组词_增组词|全球快播报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