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活 >  正文
北京宣布已建立临时人群免疫!中疾控深夜回应关于新变异株一系列问题
来源: 新闻坊      时间:2023-02-01 11:46:54

最新通报!

北京临时人群免疫已建立


(资料图片)

将开展人群血清抗体调查

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王全意1月31日介绍,目前本市已建立临时人群免疫,近期发生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流行风险较小

北京本轮疫情进入尾声

根据对流感样病例的采样监测数据,今年第4周(1月23日至29日),北京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累计监测门急诊就诊人数中流感样病例人数较前一周下降40.87%,较去年同期下降84.53%,较本流行季高峰下降93.74%。全市共采集、检测流感样病例呼吸道标本453件,其中新冠病毒核酸阳性23件,阳性率5.08%(前一周为11.59%)。

“高峰过去之后,人群已建立了临时的免疫保护,加上目前国际流行的病毒和本市此轮流行的毒株有一定的交叉保护,因此近期至少3个月内,发生疫情流行的风险较小。”王全意说,目前本市本轮疫情进入尾声,处于病例散发状态,主要流行毒株依旧是BF.7和BA.5.2。虽然春节结束人群集中返京,但全国疫情高峰已过,因此不会造成较大影响。他提醒,老年人等重症高风险人群及时接种疫苗,并做好日常防护。

将开展人群血清抗体调查

王全意透露,为全面评估新冠病毒感染情况,了解社区人群血清抗体水平,北京即将开展人群血清抗体调查。该调查计划于今年2月至3月完成,采取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调查方法,从16个辖区和经开区中选取约5000名社区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标本采集。

调查表的内容包括调查对象基本信息、核酸和抗原检测情况、发病就诊转归情况、疫苗接种情况等信息。该研究将为优化资源配置和新冠防控提供参考。

考虑到随着时间推移,抗体水平也会自然下降,未来北京或将根据需要开展动态评估。

风险评估

是接下来疾控部门重点工作

“风险评估是接下来疾控部门要开展的重点工作。”王全意说,疾控部门将一方面监测病毒变异情况,另一方面监测疫情流行强度。

对病毒变异的监测覆盖入境和本土两大类人群,疾控部门和海关、医疗机构等多部门进行合作,进行核酸检测及病毒基因测序。

监测疫情流行强度则将结合北京现有的流感样病例监测体系进行。王全意说,北京市一级以上医院都会对流感样病例进行报告,目前有39家医院开展病原学监测。

日前,一种名为CH.1.1的奥密克戎亚变种在美国出现。它属于主流毒株BA.2.75的一个分支,有专家将其命名为“Orthrus”,意为希腊神话中的“双头犬”。

又有新变异株?席卷超60国?

中疾控最新回应

1月30日,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最新数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正在追踪名为CH.1.1 的新冠新毒株。CH.1.1占美国病例的1.5%,占比位列第五。

根据疫情追踪数据网站Outbreak.info的数据,新西兰目前出现了许多CH.1.1病例。其他热点地区包括巴布亚新几内亚、柬埔寨、爱尔兰等。该毒株已在超60个国家和美国51个州检测到。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研究人员此前发布的有关预印本论文显示,CH.1.1 出现在东南亚,导致英国和新西兰部分地区超过四分之一感染。

1月31日深夜,中国疾控中心

就奥密克戎变异株CH.1.1

相关热点问题作出解答

01

奥密克戎变异株 CH.1.1 是什么?

CH.1.1属于奥密克戎变异株BA.2.75的第六代亚分支。最新研究显示,由于新增多个突变位点,增加了CH.1.1的免疫逃逸能力。同时,新增的一个突变位点(L452R)曾经是德尔塔变异株的特征性突变位点。但值得注意的是,该突变位点也存在于许多其他奥密克戎变异株亚分支中,如BA.5.3和BA.5.1.3等。

2022年11月至今,CH.1.1在美国新冠病毒流行株中占比呈上升趋势。2023年第4周,CH.1.1在美国流行株的占比为第五位仅次于XBB.1.5、BQ.1.1、BQ.1和XBB变异株。

02

CH.1.1 致病性会更强吗?

目前,未见CH.1.1变异株的致病性增强,仍需进一步关注。一般新毒株出现后,感染病例需达到一定规模并持续一段时间,才能初步判断新毒株的致病力是否变化。

03

CH.1.1 全球流行特点

根据GISAID数据库收录序列显示,CH.1.1于2022年7月8日在印度首次采集发现。近1个月,CH.1.1及其亚分支在全球序列数占比超过6%。截至2023年1月30日,已在67个国家或地区监测发现,主要在英国、丹麦、新加坡等国流行,在英国近一个月内上传的新冠病毒序列中占比约为25%。

04

CH.1.1我国检出情况

2022年11月13日,我国通过基因组测序首次从天津市报送的1例泰国输入病例样本(2022年11月10日采样)中检出CH.1.1进化分支。截至2023年1月30日,共监测发现24例CH.1.1及其亚分支输入病例。输入病例来源地涉及15个国家或地区。未监测到CH.1.1及其亚分支的本土感染病例。

05

CH.1.1能引发第二轮感染吗?

尽管CH.1.1变异株的免疫逃逸能力和传播优势进一步增强,导致突破感染和再感染风险增加,但我国大部分人群体内已存在高水平中和抗体,对CH.1.1存在一定的交叉保护作用,CH.1.1短期内不会引起本土大规模流行脆弱人群(65岁以上老人、基础病患者和未接种疫苗者)以及未感染人群仍需加强个人防护。

06

如何面对CH.1.1?

坚持做好个人防护、保持良好卫生习惯、不要相信未经证实的网络报道。

来源:新闻坊综合北京日报、“中国疾控动态”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编辑:小土方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