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王天淇
新的一年,水务部门将持续打造滨水优美水景观,结合河湖治理、水利设施维护,推动“清河之洲”、北小河、通惠灌渠(高碑店路-五环路)等滨水空间建设,打造色彩丰富、体现首都历史文化与记忆的城市滨水景观。
1月13日上午,北京市水务局召开2023年全市水务工作会。今年,水务部门将持续打造滨水优美水景观,拓展河湖空间开放共享。推动“清河之洲”、北小河、通惠灌渠(高碑店路-五环路)等滨水空间建设。同时推进历史水系保护恢复,编制历史水系恢复规划,推动核心区西板桥明渠北段、玉河和“三山五园”地区等历史水系恢复。
此外,持续深化水务共享服务,拓展河湖空间开放共享。今年,本市将出台河湖空间公共服务指导意见,推进共享服务规范化、制度化。加快温榆河公园二期、西南二环水系滨水空间提升工程建设,开工建设南旱河滨水慢行系统,“五一”前永定河滞洪水库20公里中堤向市民开放。
北京市水务局局长潘安君介绍,过去5年,首都水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城乡河湖面貌焕然一新,广大市民的获得感显著增强,迈上了一个大台阶。全市河湖水系总体全面还清,92个河湖被市民评定为优美河湖;河湖健康水体比例从不足60%提升到87.2%,桃花水母、黑鹳、黑脸琵鹭等珍稀物种频现多个水域,很多河流、湖库成为鸟类迁徙驿站和栖息乐园。
今年,水务工作将锚定“安全、洁净、生态、优美、为民”的高质量发展目标,全面促进人水和谐共生。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