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雨的形成原因,流星雨的形成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流星雨(每小时一颗的流量就可以称为流星雨)是一种有成群的流星看起来像是从空中的一点中迸发出来,并附落下来的特殊天象。
2、形成流星雨的根本原因是彗星的破碎。
(资料图)
3、彗星主要由冰和尘埃组成。
4、当彗星逐渐靠近太阳时冰气化,使尘埃颗粒像喷泉之水一样,被喷出母体而进入彗星轨道。
5、但大颗粒仍保留在母彗星的周围形成尘埃彗头;小颗粒被太阳的辐射压力吹散,形成彗尾。
6、剩余物质继续留在彗星轨道附近。
7、然而即使是小的喷发速度,也会引起微粒公转周期的很大不同。
8、因此,在下次彗星回归时,小颗粒会滞后母体,而大颗粒将超前于母体。
9、当地球穿过尘埃尾轨道时,就有机会看到流星雨。
10、流星雨活动性为彗星周期。
11、扩展资料:流星雨的活动周期:由于行星的引力摄动作用,长周期彗星的流星体群可能与母彗星相差甚远。
12、在母彗星不在近日点时也有可能发生流星雨,这种流星雨便是远彗星型流星雨。
13、为区别来自不同方向的流星雨,通常以流星辐射点所在天区的星座给流星雨命名。
14、例如每年11月17日前后出现的流星雨辐射点在狮子座中,它就被命名为狮子座流星雨。
15、其他流星雨还有宝瓶座流星雨、猎户座流星雨、英仙座流星雨等。
16、流星雨与偶发流星有着本质的不同。
17、有时在一小时中只出现几颗流星,但它们看起来都是从同一个辐射点中"流出"的,因此也属于流星雨的范畴;而有时在很短的时间里在同一个辐射点中能迸发出成千上万颗流星,就像节日中人们燃放礼花那样壮观。
18、当每小时出现的流星数超过1000颗时,我们称其为"流星暴"。
19、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流星雨太阳系中遍布着许多彗星,当彗星靠近太阳时,松散的彗星被太阳把它的表面物质“引起来”,形成无数个“肿瘤”,这些“肿瘤”最终被甩出去,即分裂,从彗星上分裂出去的这些小团块,被称为“流星体”流星雨是流星群燃烧的一种现象 是由于彗星的破碎而形成的。
20、曾经风靡一时的《流星花园》让流星雨这个词成为了偶像剧男女主必备的经典桥段,其主题曲更是传遍了大街小巷,直到现在大家一看见流星雨还都是一阵惊呼,那么大家知道流星、流星雨二者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吗?首先来看流星,它是毫米级甚至厘米级尺寸的微流星体高速进入大气层,挤压摩擦大气导致小行星表面温度升高,烧蚀引起的发光现象。
21、一般情况下,流星发生解体时的高度区间为80-120公里。
22、而流星雨就是成群的流星与地球相遇。
23、我们在地球上所看到的流星雨从天空的某一个点上划过坠落在地球,而这个点称为流星雨的辐射点,一般来讲,流星雨的辐射点所在的天区的星座名称就是这场流星雨的名字,就比如像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双子座流星雨、狮子座流星雨、英仙座流星雨等等。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X 关闭
X 关闭